《遇見怪咖》 第十一回 愛與愛的反面

Jun 09,2020Kitty Wong
We Are All a Little Weird #11 'Love and Its Opposite'

我跟怪咖相似的地方的確很多,而最不一樣的大概就是我們的爸爸。

同樣是單親家庭,我是因為爸爸早逝,而他是因為爸爸拋妻棄子。說起爸爸,我總是充滿思念,而他的語氣卻總是帶著咬牙切齒的恨,搭配著滿不在乎的表情。

我想他心裡還是重視爸爸的,恨也是一種強烈的情緒,證明他的心還沒死。有一次,他想知道他爸爸是不是搬回了香港,是不是跟新老婆和孩子一起住在他們的老房子,然後我說,或許我能幫到忙。

我到了他老房子的電梯口,他躲在牆後面偷看,我去按那家的門鈴,有個菲傭來開門,我用英文說我是來補習的,期間一直用眼睛找有可能是新老婆或小孩的身影,菲傭說他們沒有補習老師,我道歉,說起可能搞錯地址了。

我轉身去找他,他急著問:「怎麼樣?是那個女人嗎?有小孩嗎?小孩幾歲?」我簡單形容了一下,他說應該是他們。「還敢回來住我以前的家」他怒嗆。

他的老房子、老社區,我剛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也來過一遍,他說要帶我「經歷」一下他的童年,那個晚上,他興奮的告訴我他以前騎單車的地方、打乒乓球的地方、上幼兒園的地方,當然,沒有提起過爸爸。

但他並沒有抗拒我說起我爸,我對爸爸的思念,他也好像沒有不理解,還願意陪我看許多關於父親的電影,比如《父後七日》,我總會哭,他總會遞紙巾給我。

《父後七日》給我的印象很深,台灣喪禮的風俗跟香港有點不一樣,但爸爸去世後女兒的那種失魂落魄,我很能體會,直到後來參加外婆在大陸的喪禮,傳統喪禮的那種鄉土跟原始,我也就更有同感了。

電影最後的口白「請收拾好您的情緒,我們即將降落」經常在我腦中出現,在我想念爸爸的時候,像是一句符咒或經文,讓我回到現實。

最近開始學瑜珈,想起《父後七日》的同名散文中的一段,「瑜伽老師說,在每一次吐氣的時候,都給自己一個機會,去找到你身體裡最寬厚的部分。我以前習慣讓棱角露出,越利越好,自傷傷人,稱為個性。現在才漸漸知道,圓融不是鄉愿, 而是慈悲。也許這一切與瑜伽無關,只是年齡。」

《康熙來了》有一集請來了黃子佼,小S說「我覺得人到了某一個年紀,敵人越少越好」,修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是一種修煉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也慢慢意識到寬容的重要,不是偉大的為了誰,有時候只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些。

我希望有一天,他也會寬容,也會好好收拾他的情緒。

今夜點播Oasis的Don’t look back in an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