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幾天有一位新讀者在這邊告訴我,他說他看到我的歌單上有Cat Power(台譯貓女魔力,是不是很奇怪?)覺得有點驚喜,他也是個喜歡電影與音樂的人,更早於2003年已經開始聽她的歌,因為他也喜歡王家衛的關係,當然也有留意到Cat Power的《The Greatest》成為了電影的主題曲,而她本人也有出現在電影當中,這是我不曾發現的。
那麼我也先說說我是從哪裡認識到Cat Power的。2014年我去了北京大學一個星期,認識了一群在那邊交換的台灣學生,其中有一位男生高高的,留著不羈的長髮,因為他很喜歡看電影和聽音樂,我特別記得他(那陣子他最愛聽的是電影Drive的原聲帶)。後來在2015年,我跟朋友去了台中旅遊,住埔里的他特意開車來帶我們四處看看,舊舊的四人車在這個純樸的觀景中顯得特別和諧。印象中他繞著埔里的大路帶我們走了一圈,車上播放著Cat Power的《Sun》專輯,《Cherokee》和《Manhattan》給我的印象最深,就是那種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漫無目的地到處閒逛的印象,原來埔里跟曼哈頓也沒有差很遠。那時候的Siri好像還不懂辨認音樂,所以我忍不住問台灣朋友這些歌是誰唱的,他左手拿著方向盤右手找專輯的外殼,然後遞了給我。「是Cat Power的《Sun》喔,我很喜歡如此不羈的女生。」
從那天起我記住了Cat Power這個名字,把《Sun》儲存到手機裡,也開始探索她的其他作品。
真正開始看王家衛的電影,也是從2014年開始的,《藍莓之夜》算是我其中一部比較晚才看的,如果要把王導的美學放在荷里活,男主角的唯一人選大概就是Jude Law吧(因為個人認為他真的很帥,再說他也是阿飛啊),那麼應該用什麼樣的音樂呢?王導這次放棄了古典樂,選擇了由Cat Power創作的流行曲,溫柔帶點爵士的前奏與Cat Power帶點中性嗓音一同傳進耳朵裡,加起來就是紐約晚上一條平靜的小街給人的印象。

《我的藍莓之夜》中的Jude Law與Cat Power
個人最愛: The Covers Record
要說我最喜歡的專輯,不是《Sun》也不是《The Greatest》,而是《The Covers Record》顧名思義就是一系列她翻唱過的歌,當中我最愛《Sea of Love》和《I Found a Reason》,說來也頗有趣,Velvet Underground和Cat Power的《I Found a Reason》都在我Spotify已儲存的一千三百首歌中隨機播放著,但直到很後來我才知道Velvet Underground的那首就是Cat Power的《I Found a Reason》的原版,因為編曲、音調、氛圍都完全不一樣,Cat Power唱出屬於2000年代的《I Found a Reason》,保留了那麼點原貌,注入了自己的精神,讓人幾乎聽不出來這是一首cover,用全新的、獨立的眼光看待她的作品,當然重點是真的好聽,真有意思。
兩年前的六月三日,我在倫敦東邊一個同樣叫Victoria Park的公園參加All Points East音樂節,因為知道line-up中有Cat Power,好不容易擠到來台前第二排,屏住呼吸期待見到這位奇女子,希望她會唱我最喜歡的《Sea of Love》,可是她沒有。印象中她唱了《Manhattan》和其他幾首新歌,音準什麼都沒有問題,反而是精神狀態有點使人擔心。六月的倫敦氣溫介乎幾度到二十幾度之間,但那天是個陽光普照的好日子,下午五點多的太陽依然猛烈,她在台上穿著一條長袖絨布長裙、黑色絲襪、黑色短靴,原來這些年間她也由爽朗短髮變成中長髮了,看到她在台上失焦地走來走去,音樂開始了她又喊樂隊從新再來一遍,唱了幾首歌後就這樣離開了舞台,期待已久的Cat Power現場表演原來是這樣的啊,當然難免有一點失望(同日還有Future Islands,他們的表演倒是深深地撼動我的心)。

Cat Power 在 2018 年倫敦 All Point East 表演後的隨機拍攝
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恍惚的Cat Power的印象一直出現在我的腦海中,後來我有上網看了一些她的資料,希望好好瞭解一下她的成長。原來這位帥帥的女生,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傳奇許多,出道時她曾經試過一天內錄製二十首歌,然後分成兩張專輯推出;她還是Marc Jacobs的繆斯,Karl Lagerfeld看到她抽煙的背影後更邀請她當Chanel其中一個系列的代言人;電影方面除了為 《藍莓之夜》創作主題曲以及在戲中演出外,《Juno》也有選用她的《Sea of Love》;印有她的藝術品更曾經在MoMA展出,以一個歌手來說,這覺得是一張有趣且亮麗的成績單。
正如所有故事一樣,在最精彩的瞬間我們總會忍不住問:「後來呢?」後來的Cat Power又怎麼了?在一次深度訪問中她承認由於受到家人的影響,從小開始就酗酒,「每天由睡醒那刻喝到睡覺那刻」,「大概就是半瓶威士忌,現在的大學生每天都能喝這麼多啊」,她這麼說。她也坦認酗酒搞砸了許多現場表演,因為「明明是E調的歌,她聽到樂團彈得是A甚至是Q調」,她想唱好每一首歌,卻只聽到錯的聲音,「這首歌不應該是這樣的」她說。後來的情傷加速了她的精神崩潰,她取消了歐洲的演唱會,住進了精神病院,對抗著幻聽、幻象、尋死的慾望。出院後她似乎是有好一些,還推出了《The Greatest》,「 這是我第一首唱現場可以發揮到錄音水準的歌」,「很幸運我當初選擇了面對自身的問題」,她說。
對了,Cat Power的父親是一位藍調歌手,但他不讓還是小女孩的她碰家裡的鋼琴,她偷偷去鄰居的家彈琴,寫下了人生第一首歌,後來打工存錢買了個吉他,她就是那種憑著本能成長、談戀愛、過日子的那種人,自學成了今天的自己。
Cat Power的故事使我心疼,也使我想起Amy Winehouse,不知道是因為她們有同樣具備某種音樂才華,還是那種不理世事的氣質,還是因為她們都被深愛的男生傷害過然後進了精神病院,還是她們那些不在狀態的現場表演。不一樣的大概是Cat Power逃過了27 Club的魔咒,如果她在27歲時也走了,我喜歡的Cat Power的歌,大概全部都不存在了。
最後,你知道Cat Power最酷的是什麼嗎?我認為是Cat Power這個名字,因為這是一個極隨性的名字,聽說有一天,她跟她組團的朋友們被邀請去參加一場表演,他們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決定樂團的名字,她看到有個男人戴著一頂印有Caterpillar公司的logo「CAT Diesel Power」的帽子,就決定要把樂團命名為「Cat Power」,這兩個字加起來倒是是什麼意思呢?實在是讓人百思不解卻不會使人討厭(要知道這世界上的確存在許多光看名字就會使人生厭的人/公司),有點陽剛,也有點嬌媚,大概這也是Cat Power本人給我們的印象吧?
那個在北大遊玩還有台中漫遊的冬天已經遠去,當日口口聲聲說著沒有女友也不會結婚的浪子,服完兵役後拍了一部關於台中鄉土風情的微電影,後來得知他結婚了還生了個兒子,不再不羈的他笑說著等兒子再大一點就給他碰照相機。還有兩年前的倫敦遊,也一樣回不來了,唯獨歌單裡還是有Cat Power的老歌,對了,她本名是Chan Marshall,不知道她的音樂事業會不會有第二波高潮,但無論如何我都會繼續聽她以前的歌、記住她帶給我無比溫暖的嗓音、祝福她。
以下是一些沒有收錄在上述專輯的我喜歡的Cat Power的歌,與大家分享:
3. Cover of David Bowie's Space Oddity (30s version only)
4. Cover of 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(Apple commercial)